党建文化
【党员先锋】手术台上的“战神”
来源: 德阳市罗江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2-06-14 浏览次数:21632次
【党员先锋】手术台上的“战神”
党政办 张文莉
李秀明是罗江区人民医院脑外科主治医师、中共党员,曾于部队医院神经外科工作十余年,先后在昆医附属医院、绵阳三医院进修神经介入专业。
“战神”成长记
李秀明2008年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时经历的一件差点让他退缩的事情、但也是这件事让他坚定了从医的决心。
2008年12月,李秀明还在云南工作时,他所在的医疗小组接诊了一位车祸伤脑出血的患者,来院就已经昏迷、瞳孔散大了。经小组多次评估,救治效果可能很差,可他的父亲仍没有放弃,坚持做手术一搏。
因为手术以及术后的治疗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来维持,看到患者的老父亲一日三餐只吃一个馒头喝白开水,科室主任从专业的角度给老人讲解了病情及愈后,也希望他能为自己以后的生活考虑考虑,可这位老人仍旧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医治他的儿子。于是李秀明号召科室医护人员筹款为患者交住院费并解决了这位老人一日三餐的问题,尽管这样,最后还是没能救活他的儿子。
李秀明送老人回家,看着他家里那一间破陋的房屋和一张靠石头支撑的破木床,他的眼泪终于忍不住了,尽管知道老人的家里很穷,但却不知道是家徒四壁的光景。李秀明离开的时候,老人拉着他的手说:“李医生、谢谢你们,你们尽力了,我也尽力了,心里就不会感到内疚了”。
李秀明在回医院的路上,脑子里一直在想,老人儿子没了,他以后该怎么办?他靠什么去生活?他生病了谁来照顾?想着想着,突然害怕当医生、害怕面对死亡、害怕面对生离死别。
一个月过去了,老人再次来到医院找到李秀明说:“李医生,谢谢你啊,我给你带了点东西来”,说着就从破旧的布袋子里拿出一包东西给李秀明。李秀明打开一看,是一包白糖。老人又说:“快过年了,这是村上发给我的,没什么可感谢你的,请李医生无论如何也要收下啊!”。面对老人的心意,李秀明无法拒绝,这可能是他收过的最珍贵的礼物。
看着老人离开的背影,李秀明感觉手里的白糖越来越最重,越来越重。之前害怕当医生的心结突然就解开了,如果我们当医生的都害怕了,那患者怎么办?他们何来希望?
手术台上的“战神”
手术室的护士老师总说:“明哥,你能休息一下吗?能不能不要那么频繁地来陪我们吗?”这似乎是一句玩笑话,可听得出这句话中的无奈、体贴与关怀。无数个日日夜夜手术间的相聚与陪伴,让他成为了大家心中那位让人“又爱又恨”的人。
“喂!手术室吗?我们有个开颅急诊手术,很急!急诊科绿色通道直接入手术间,请立刻准备。”接到电话后就知道今晚又是疯狂的一夜。于是麻醉医生、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有条不紊地开始准备。5分钟后,患者推进了手术间,李秀明也跟着进来了,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患者无名氏,病史不详,交通事故,当场昏迷,CT提示颅内大量出血,肋骨骨折,右侧瞳孔散大,手术出血量大,已经备血,手术开始就准备拿血输血。病人没有家属,已经报备总值班,我们先急诊手术,抢救病人生命为首要任务......”李秀明一边交代着,一边仔细再次阅片、备皮、画线,然后就洗手准备手术了。
那紧张的气氛让你忘却了现在已经是凌晨三点,只知道跟着他准备着手术的一切。开颅手术是一个精细的手术,需要尽可能清除血肿的同时减少脑细胞的损伤,尽可能保证患者恢复后的认知、语言、运动等功能,保证患者后期生活质量。
手术间十分安静,只听见麻醉机送气的“呼呼”声和监护仪“嘀嘀嘀”的声音。“脑棉、止血纱、冲水、准备控制血压......”此刻的他就像战场上的将军一样镇定、威严,谨慎下达每一条医嘱,就像是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的部署,他所做的这一切都只为抢救生命。
“缝皮,术后复查CT后送ICU。”终于宣布结束了,天也亮了,术后患者瞳孔回缩,复查CT,手术很成功,颅内血肿已清除,平安送回ICU继续治疗。李秀明终于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他再次回到手术间整理物品时,一屁股坐在地上,靠着墙,疲惫地闭着双眼。
大家想让他多眯一会儿,因为今天还有手术要做,但他没多久就醒了,对大家说:“辛苦了!”。大家很惊讶,明明最辛苦的是他啊。有同事对他说:“明哥,你这样天天熬,是什么样的意志让你坚持下来的啊?”“不坚持能怎么办呢?我有父母要赡养、有孩子要读书啊”“每次这类病人救过来的机率都不高,你还这么拼?”他笑了笑说:“拼了也许就有希望,但是不拼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每次接诊、每台手术,李秀明都会不断的去总结、去坚持,与时间赛跑,挑战极限,舍己忘我,用生命守护生命,不愧为手术台上的“战神”。
2022.6.11
-